我市发出史上最严“秸秆禁烧令”:全市域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严禁将秸秆抛置于河道、沟渠及水库塘坝等水体中,全面控制秸秆随意焚烧、乱抛现象。与此同时,加快形成以秸秆还田为主、其他途径利用为辅的多元化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力争秋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今年午季禁烧效果近年最好
来自市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合肥开展秸秆禁烧后的空气质量与此前相比,显著提高,今年午季禁烧时节合肥空气质量总体好于往年。
合肥空气质量好转,与我市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不无关系。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午季秸秆禁烧工作呈现出六个突出特点:一是禁烧范围最广。禁烧范围由重点转向全域,禁烧区域由去年34个重点乡镇(街道、社区)扩大到所有110个涉农乡镇(街道、社区),禁烧面积由2846平方公里扩大到1.13万平方公里。二是禁烧任务最重。今年午季小麦、油菜种植面积295万亩、产生秸秆量约90万吨,牵涉全市130万农户、比上年增长近4倍,禁烧工作涉及的面积之大、秸秆量之重、农户之多,均为历年之最。三是禁烧要求最严。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秸秆禁烧令,要求各市均要实行全域禁烧,重点区域不得出现焚烧秸秆现象。市委市政府也将秸秆禁烧列入大气污染防治“九大专项行动”,实行督查督办和考核问责。四是禁烧方法最新。在全市52个行政村试点探索油菜小麦“联收联耕”和“五统一”整村推进新模式,肥西三河镇、庐江同大镇实行整乡推进。五是秸秆还田率最高。组织各类农机具19.4万台套,加大油菜、小麦秸秆还田力度,全市油菜秸秆还田率达40%,小麦秸秆还田率近85%,均创历史新高。六是禁烧成效最明显。
首次在全市域开展秋季禁烧
为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今年我市首次发出“秋季秸秆禁烧令”,禁烧期为9月20日至11月20日。记者注意到,这个“禁烧令”有三大特点:一是在全市域范围开展禁烧,范围广;二是禁烧严格,除了对农作物秸秆禁烧以外,还对垃圾、荒草、落叶等禁烧,并严禁将秸秆抛置于河道、沟渠及水库塘坝等水体中,以免造成污染转移。三是在禁烧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秋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加大财政奖补力度普惠于民
秸秆禁烧,在合肥来说,其实是一项惠民工程。我市以秸秆禁烧为契机,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与此同时,我市充分利用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机化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今年秋季禁烧,我市对水稻、玉米秸秆实施机械化还田、堆腐还田和搬运离田且不露天焚烧的,继续给予30元/亩补助,市、县各承担50%;继续实行联收联耕、收购利用、收储中心、固化压块、气化供气等补助政策,并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全市;对新购加装秸秆粉碎装置和新购农机作业服务的,分别给予一次性500元和10万元补助。我市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将补贴给农民的资金兑现到位,争取农民支持;补贴给农机服务组织的,争取在9月20日前让农机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秸秆还田作业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