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六安市舒城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结合部门职责,认真组织实施了《舒城县生态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开展了县城绿化美化工程、污水管网建设、建筑工地扬尘管理、美好乡村建设等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工作,有序推动项目建设落实。
一是加强城区绿化建设。组织编制了《舒城县绿道总体规划》,引导、统筹县城绿化发展。积极拓展县城绿量,重点实施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化建设工程。对老城区主要道路进行了绿化补植,实施了一中大桥林荫路工程,完成了梅河西路、高峰南路、花桥东路、古城北路等新建道路的绿化隔离带建设。推进中心城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更新和提升飞霞公园绿化景点,建成了12.8万平米的杭北干渠景观公园,完善了文化广场、舒怡广场等公共绿地建设。截止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528公顷。
二是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建成了占地面积45.8亩、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了桃溪东路、梅河路、三里河路、龙津大道、花桥路、古城路、春秋路、龙舒西路、皖江路等主干道污水管网。先后实施了城区居住小区或单位雨污分流及污水接管建设工作,累计建成污水主支管网120多公里,县城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86%,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53%。抓好污水处理厂污染治理设施规范运营,改污水截流方式为直接收集,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数量和进水浓度,实现进水cod浓度平均稳定在198mg/l,出水cod浓度保持在33.9mg/l,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三是开展建筑扬尘治理。从建筑工地场容场貌、临时设施、综合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强化建筑工地的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各类施工扬尘污染。整治道路扬尘污染,严格实施密闭运输、冲洗保洁,推广绿色工地建设。加强物料堆场扬尘控制,在大型堆场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自动喷淋装置,以减少扬尘对城区环境的污染。督促混凝土搅拌站、沥青砼搅拌站,落实防尘抑尘除尘设施,重点整治达不到除尘要求的企业、单位。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确保扬尘污染控制和防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首批44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庄建设规划及《舒城县中心村庄布点规划(2012—2020)》,编制了中心村庄、国省道沿线村庄等划定区域内村庄建设规划425个。整合各类资金,按照标准建成桃溪红光、柏林大墩、干汊河七门堰等十五个各具特色的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分别投入11500万元、3585万元完成了128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26个自然村庄整治,促进形成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在全县所有乡镇规划配套建设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立“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导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