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青社张丹丹出席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 -258cc棋牌

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5月26日-28日在广东珠海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春红主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一级巡视员朱广庆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致开幕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杜祥琬、贺克斌、侯立安、任南琪以及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escap)能源司司长刘鸿鹏、“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埃里克·索尔海姆、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科学家史蒂文·海姆伯格共8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特邀主旨报告,上海华青社编辑部张丹丹出席活动。

图片

会议嘉宾席

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办,设置开幕式、主旨演讲、分论坛等一系列环节,邀请政府领导、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低碳技术创新、行业低碳转型、数字碳中和、气候投融资等议题集体探讨、交流分享,并设研究生专场,加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

图片

上海华青社张丹丹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合影交流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致辞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解振华特使强调,要大力推动各行各业绿色低碳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落地应用,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与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呼吁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聚焦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支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图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致辞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一级巡视员朱广庆在致辞中指出,绿色发展与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他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推动引领作用,强化技术有效供给,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在致辞中指出,履行环境承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密切的区域合作,以应对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同时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这一双重挑战,需要增进对科学、政策和最佳做法的理解和知识分享,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和部门政策及计划。她认为中国一直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领导者,拥有先进的技术能力,她呼吁大家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富有成效的会议成果,以支持实现可持续和有韧性的未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院士在主旨报告中指出,碳中和驱动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产业领域包括电力、氢能、工业零碳、ccus等,零碳能源和低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措施。他呼吁加强亚洲绿色低碳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共同促进亚洲低碳转型。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作主旨报告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escap)能源司司长刘鸿鹏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亚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目标7个方面的进展,指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行业包括加速能源转型、低碳工业、低碳交通运输与物流等。他呼吁将能源转型作为经济复苏的重点领域,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信息共享、政策对话,从而推动实现区域协调。


任南琪院士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生物质制氢未来关键科学问题、技术瓶颈难点和目前取得的理论突破和实践进展,提出要紧密围绕提高产氢效率、实现连续流产氢、完善规模化装备、获取廉价原料四个方向展开技术创新,并指出实现厌氧发酵高值化利用是未来规模化生物质制氢技术的突破点。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

作主旨报告

会后,张丹丹表示,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清洁技术,想要推动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有赖于创新技术的发展,由于推进“双碳”目标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所以需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形成强大的合力,青年科学家群体极具创造性,也是这股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华青社作为全国性青年社交平台,致力于服务青年成长、启迪青年智慧、激发青年奋斗精神,有责任号召青年科学家参与其中,使这股合力加速运转起来。同时,上海华青社持续性传播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时传递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消息,期望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维度做好宣传,为人民自觉践行绿色理念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在科学进步的推动下共赢绿色未来。

(编辑 周晴)


网站地图